饮用水(“吃水”跟“喝水”有什么区别?)
大家好,今天小编在头条问答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饮用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饮用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吃水”跟“喝水”有什么区别?
1 吃水和喝水是不同的行为2 喝水是指将水倒入口中,通过喉部进入胃部,以滋润身体和补充水分吃水则是指通过食物摄入水分,例如蔬菜、水果等含水量较高的食物3 吃水相比于喝水更能够满足身体所需的水分和营养,但是在补充水分时,喝水更加方便快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多数人会选择喝水来补充水分。
吃水,喝水、饮水。三者的区别在于:在文字表达上虽有不同。但其内容意思是一样的。吃字,在日常生活中听过,过去有一句“吃水不忘挖井人',是小学语文的。有吃水这个词。但现实上在文字表达上很少用吃字,这是因为吃字有牙齿咬的意思,固体食物需要牙齿咬嚼、咬烂才吞进肚子里去的才会说吃,可水就不需要咬嚼就可以直接吞进肚子里去的,所以日常生活上很少说吃水。 喝水与饮水就一个字不同,可意义也没变多少。我们平时说喝茶,就是跟喝水一样,文字意思是一样的,但是饮字要斯文的多。有闲情逸致,坐下来一边饮茶一边谈笑风生的意思。
一桶水等于一立方,过程怎么算的?
可以通过水的重量来算出。
如果这桶水重1000公斤,而水的密度是1000公斤/立方米,那么这桶水就等于1立方米,即一立方。
水的密度是个整数,很容易记住:1吨/立方米或1000公斤/立方米、1公斤/立方分米(升)、1克/立方厘米(毫升),知道了水的重量就能算出体积(容积),知道了体积也能算出重量,很容易。另外:立方米就叫立方或方。
谁知道地球上的饮用水还有多少?
地球人类可饮用的淡水资源,是可在自然界中可自我循环再生的,通过自然界的温差的变化蒸发在空气中,在通过降雨和冷却和风在降到地表面,存储在地下和江河湖泊,这就是人类生活所需的淡水资源,多余的内又流向大海,大海和陆地的水又通过自然蒸发在空中,不断的自然循环产生人类所需要的淡水。只要人类不人为的破坏自然环境污染环境,存储水资源的森林江河湖海,人类就可永远会有生活必须的淡水资源。
人们通常说的饮用水都是淡水。
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千米,虽然地球上的水很多,然而淡水储量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3%,而且其中的68.7%又属于固体冰川,分布在难以利用的高山和南、北两极地区,还有一部分淡水埋藏于在地下很深的地方,短期内很难进行开采。根据测算,目前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只有地下水、湖泊淡水和河床水,三者总和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77%。除去不能开采的深层地下水,人类实际可以利用的水只地球上总水量的0.26%左右。到现在人类淡水消费量已达到全世界可用淡水量的54%,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很多国家不得不面临的严峻挑战。
必须指出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球上的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因此,保护水质、合理利用淡水资源,已成为全球必须重视的重大问题。
我国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加快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水资源安全,维护水系统安全,“三水共治”已经成为我国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根本原则和努力方向,体现了国家对于治理水污染壮士断腕的必胜决心。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饮用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饮用水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