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特劳斯人物简介,约翰施特劳斯的简介
大家好,今天小编在百度知道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施特劳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施特劳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施特劳斯人物简介
约翰·施特劳斯,这位奥地利的音乐巨匠于1825年10月25日诞生于维也纳,自幼便展现出对音乐的热爱,不顾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反对,毅然走上职业音乐家的道路。19岁的他便开始举办音乐会,并在国内外巡回演出,以其杰出的才华迅速与父亲齐名。1848年,他在罗马尼亚的音乐会中,受当地民众激励,甚至参与推翻了奥地利领事的行为,成为维也纳革命中的重要人物,指挥了《马赛曲》和革命曲目。
在维也纳革命期间,施特劳斯担任国民军乐队队长,他的音乐作品成为了革命的象征,名声进一步提升。1851年起,他的音乐生涯进入国际舞台,开始富有成果的国外巡演。从1853年起,他开始担任宫廷舞会音乐指挥,直至1870年成为奥匈帝国皇室的宫廷舞会乐队队长。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圆舞曲,如《蓝色多瑙河》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成为经典之作。
1870年后,斯特劳斯转向舞台乐创作,虽然17部轻歌剧和一部歌剧未能达到预期的成功,但《蝙蝠》和《吉卜赛男爵》等作品依然深受喜爱,对轻歌剧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作品,如《春之声圆舞曲》和《皇帝圆舞曲》,成为了维也纳圆舞曲的代表作,被尊称为“圆舞曲之王”。他的音乐作品展示了奥地利人民的生活热情和民族特色,影响了多位后世作曲家。
1844年,十九岁的约翰·施特劳斯凭借《维也纳的年轻人》等作品,成功在维也纳顶级饭店首演,开始了与父亲的音乐对决,他的创新和年轻观众的热爱为他赢得了独特的位置。他的音乐生涯充满了戏剧性和成就,直至1899年在维也纳去世,他的音乐遗产仍被世人所珍视。
扩展资料
约翰·施特劳斯(Yuehan.shitelaosi Johann Strauss , 1825--1899)奥地利的轻音乐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创作了不朽名作《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二、约翰施特劳斯的简介
约翰·施特劳斯的简介如下:
约翰·施特劳斯(全名: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英文:Johann Strauss Jr.德语:Johann Baptist Strauß,1825年10月25日—1899年6月3日),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钢琴家。
约翰·施特劳斯,通常被称为约翰施特劳斯二世,1825年10月25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他的父亲约翰施特劳斯是一位自学成才的音乐家,他在维也纳建立了一个音乐王朝,创作了华尔兹、伽洛普斯、波尔卡和四重奏,出版了250多部作品。
小约翰接着写了500多首音乐作品,其中150首是华尔兹,他超越了父亲的生产力和声望。诸如《蓝色多瑙河》等作品帮助施特劳斯确立了“华尔兹王”的地位,并使他在音乐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于1899年6月3日在维也纳去世。
约翰·施特劳斯与父亲同名,两人都以创作圆舞曲而闻名于世。为区别起见,人们在它们的名字前面分别加上“老”、“小”二字。小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王”。
约翰·施特劳斯的主要作品
1、《蓝色多瑙河》,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首华尔兹曲目以它轻松愉快的旋律和轻快的节奏而闻名于世。这首曲目被广泛用于电影、电视和广告等媒体中,成为了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音乐之一。
2、《美丽的蓝色多瑙河》,这首华尔兹曲目同样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浪漫的气息而著称。这首曲目被用于电影和电视剧中,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音乐之一。
3、《天鹅湖》,这是一部非常著名的芭蕾舞剧。这部作品以它的浪漫气息和优美的旋律而著称,成为了古典芭蕾舞剧的代表作之一。
4、《艺术家的生涯》。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另一部经典作品,这首华尔兹曲目以它的快节奏和华丽的编曲而著称。这首曲目被广泛用于舞会和音乐会中,成为了小约翰·施特劳斯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三、列维·施特劳斯著作
法国思想家列维·施特劳斯的学术贡献丰富多样,他的著作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对人类学和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他的代表作列表:
- 《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1949)——探讨了亲属关系的结构,对社会学理论产生了基础性影响。
- 《种族与历史》(1952)——在英文版《The Race Question》中,他深入剖析了种族问题及其历史背景。
- 1955年的《忧郁的热带》(Tristes tropiques)——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热带地区的文化,被译为《A World on the Wane》。
- 《结构人类学》(1958)——这本书揭示了人类学的结构理论,英文版为《Structural Anthropology》。
- 1962年的《今日的图腾主义》(Le Totémisme aujourd'hui)和《野性的思维》(La Pensée sauvage)——两部作品探讨了原始社会和思维模式。
- 神话学系列《Mythologiques I-IV》——深入研究了神话学理论。
- 《生食和熟食》(Le Cru et le cuit, 1964)和《从蜂蜜到烟灰》(Du miel aux cendres, 1966)——展示了他对饮食文化的独特洞察。
- 《餐桌礼仪的起源》(1968)——探讨了餐桌礼仪的演变历史,英文版为《The Origin of Table Manners》。
- 1971年的《裸人》(L'Homme nu)和1973年的《结构人类学之二》(Anthropologie structurale deux)——进一步深化了结构人类学的研究。
- 《面具之道》(1972)——以面具为主题,探讨了象征和文化表达。
- 《人类学讲演集》(1984)——收录了他在多个时期的演讲,呈现了其丰富的学术思想。
- 《遥远的目光》(1983)——从宏观视角反思人类学,英文版为《The View from Afar》。
- 1985年的《嫉妒的制陶女》(La Potière jalouse)和《猞猁的故事》(Histoire de lynx, 1991)——展示了他对文化象征和故事叙述的深刻理解。
- 1993年的《看·听·读》(Regarder, écouter, lire)——最后,这本书探讨了观察、倾听和阅读在文化理解中的重要性。
列维·施特劳斯的这些著作不仅扩展了我们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理解,而且对后世学者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扩展资料
克劳德·列维-施特劳斯(1908年11月28日-2009年10月30日),法国人类学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人类学之父”。列维-施特劳斯生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20世纪30年代,他曾在巴黎大学研究哲学,并在巴西教授社会学。他的理论大部分基于其对巴西国内部落进行的长达3年的研究工作。作为一名犹太人,在纳粹德国占领法国之后,他逃到了美国,并一度在纽约市的社会研究新学院任教。在这与另一位人类学著名学者弗兰兹·博厄斯成为了朋友。1959年他被任命为巴黎市法国大学的人类社会学教授,并一直在此任教直至1982年退休。后在法国巴黎逝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施特劳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施特劳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