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史就是一部变法史,这样说对吗?说明原由?,战国史整理十-史殿松

好评语录 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在百度知道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战国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战国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战国史就是一部变法史,这样说对吗?说明原由?,战国史整理十-史殿松

文章目录:

  1. 战国史就是一部变法史,这样说对吗?说明原由?
  2. 战国史整理十-史殿松

一、战国史就是一部变法史,这样说对吗?说明原由?

战国时期很多国家都是通过变法而逐渐强大的,当时就有吴起变化,李悝变法,其中,最著名的是商鞅变法。吴起变法创建了武卒制度,使魏国国力蒸蒸日上,屡次击败秦国。当然,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统一七国的基础。

战国史,其实决定了一个相当长时期之内中国往哪里走的问题。所谓的战国七雄,真正能有资格考虑这一问题的,其实只有五雄,即:魏、赵、齐、楚、秦。燕国和韩国实在太弱,基本上就忽略不计了。

魏国是战国期间第一个崛起的大国,也是真正继承了华夏正脉的国度。上接晋,晋又来自周王室,而孔子的弟子子夏又在魏国西河建立西河学派,他的学生有李悝、吴起、田子方、段干木、禽滑厘、公羊高、谷梁赤等,而李悝又在子夏学说的基础之上有所发展,故而被认为是法家的发端。所以魏国在文化上很早便有了一统江山的底气。

而就军事上来说,魏文侯、魏武侯时期的魏国,确实也采取了比较正确的战略战术方向。那就是一心一意向西打秦国。魏文侯二十七年,魏国西渡黄河,在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筑城,建造进攻秦国的军事据点。随后,吴起担任主将,魏军节节胜利,攻入渭河平原的咽喉要地郑(陕西华县),秦国举国震怖。同时太子击趁秦军西河守军主力围攻吴起防守空虚之际,指挥黄河东岸的魏军渡河。

攻破了秦国西河重镇繁庞(今陕西韩城东南),彻底突破秦国防线。渡河魏军对秦国在西河地区(今陕西洛河、黄河与渭河间的大片三角地)的军事据点进行清除,陆续占领了临晋、王城、元里、洛阴等城。当时秦国政治腐败,西河百姓很乐于为魏军服务,吴起在西河的兵员、给养,得到了就地补充。

随后,吴起派出一大批西河人进入秦国,散布秦军战败、魏军仁义的言论,秦国国内局势更加不稳。于是,魏国完全占据了西河地区,魏国的领土大大扩张。魏国又占领了陕(今河南三门峡西),控制了西方与中原交通的黄金通道。秦国被压迫在洛水以西,长达八十年,不得与中原交通,魏国独擅关东之利,越来越富。

但是魏国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他们没有专注向西,而是四处招惹别人,尤其是越过赵国占领中山,立即把赵国从盟友变成了对手。再往后更引来齐国的干涉,围魏救赵是军事上的奇策,也是魏国战略失误的最终结局,此后魏国便日渐衰落,成为二等国家。

而曾经在河西大显身手的吴起,随后前往楚国。又在楚国厉行变法,使楚国这棵老树开新花,问题是楚悼王死得太早,吴起死于旧贵族之手,当然新任楚王又借此杀了一大批旧贵族,新法其实没有完全废除,但楚国变法的不彻底,造成了楚国此后在面对一等强国秦之际的弱势。

此外,齐国和赵国也都实施变法,且收到了一定成绩。但是为什么最后的赢家还是秦国呢?最大的原因在于变法的性质。

一般而言,变法都有两个重点,一是求富,一是强兵。求富其实是和强兵矛盾的,因为富裕便意味着一个和平、公平交易的环境,而强兵,说白了其实就是组织一批武装打劫者。六国之中,求富最卖力的是齐国,次之是楚,所以你看这两个大国,在侵略扩张上并不十分卖力,尤其是齐国。

秦国的变法,其实是舍弃了和平求富,只搞强兵,即武装打劫这个思路。

这种思路,在一种大环境下是不可能的,譬如二战德国,就是武装打劫,它的思路,其实和秦国是一模一样的。但德国为什么最终输了,因为外有英美的干涉,内有苏联的存在。但是秦国就没有这些问题,六国都与它在一块大陆上,没有海峡阻隔,没有外力干涉。所以最终结果,就是追求和平富国的齐国楚国,被武装打劫的秦国所灭。在武装打劫思路上四面出击的魏国,又被占据先天优势得以专心攻击一个方向的秦国轻松搞定。

而赵国,则因为崛起时机晚于其他各国,等到显示出生机之际,已经面临秦国的步步紧逼——虽然如此,后起之秀赵国还是显示出了比韩国、魏国牛逼太多的抵抗能力。

当然最终赵国还是灭了,因为你的变法太迟了——打个比方,在战国这条跑道上,魏第一个加速,但中途气力不支。结果就被秦超过了,而赵是在比赛末尾阶段才加速,秦便笑了:你早干嘛去了!

二、战国史整理十-史殿松

公元前四〇四年

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宋昭公四十七年。赵烈侯五年。魏文侯二十一。韩景侯五年。

1、 这一年,昭公去世,儿子悼公购由立为国君。

2、三晋攻入齐国的长城(水经汶水注引竹书纪年、【一个厂低下有三个马?】氏编钟铭文),一时声威大震。(见杨宽著《战国史》第五章)

公元前四〇三年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齐康公二年。燕湣公三十一年。郑繻公二十年。赵烈侯六年。魏文侯二十二年。韩景侯六年。

1、威烈王二十三年,九鼎震动。这一年,周王命韩、魏、赵为诸侯。《史记.周本纪第四》

2、在“齐太公世家第二”、“郑世家第十二”、“魏世家第十四”、“韩世家第十五”都有记录周王命韩、魏、赵三国为诸侯。

3、湣公三十一年去世,釐公即位。这一年,韩、赵、魏三国被列为诸侯。《史记.燕召公世家第四》

4、魏、韩、赵都立为诸侯。赵籍追尊献子为献侯。

烈侯爱好音乐,对相国公仲连说:“寡人有喜爱的人,能让他尊贵起来吗?”公仲说:“使他富有还可以,让他尊贵就不好办了。”烈侯说:“好吧,郑国的歌手枪和石两个人,我要赐给他们田地,每人一万亩。”公仲说:“是。”但是没有给。过了一个月,烈侯从代地回来,询问给歌手赐田的事,公仲说:“正在找,还没找到合适的。”过了不久,烈侯又问,公仲始终不给,于是就说有病不上朝。番吾君从代地来,对公仲说:“国君其实喜欢善政,只是不知道怎样实行。现在您任赵的相国,至今已有四年,也曾推荐过人才吗?”公仲说:“没有。”番吾君说:“牛畜、荀欣、徐越都可以推荐。”公仲就推荐了这三个人。到上朝的时候,烈侯又问:“歌手的田地怎样了?”公仲说:“正派人挑选最好的田。”牛畜侍奉烈侯时对他讲仁义的道理,用王道约束他,烈侯态度宽和。第二天,荀欣陪侍,建议精选起用贤才,任命官吏要使用能干的人。第三天,徐越陪侍,建议节约财物,俭省用度,考察评估官吏们的功绩德行。他们所讲的道理没有不充分的,国君很高兴。烈侯派人去对相国说:“给歌手赐田的事暂时停止。”任命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赐给相国衣服两套。《史记.赵世家第十三》赵国在“三家分晋”后,当赵烈侯时,也已基本上完成了政治改革。通过赵烈侯和相国公仲连的行为,我们已知所谓“选炼举贤,任官使能”,“节财俭用,察度功德”,显然是在推行法家的改革政策。(参见杨宽著《战国史》第五章)

5、刚刚封侯,韩、赵两国准备开战。韩国向魏国请求援兵,说:“希望能借兵去进攻赵国。”魏文侯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国,不能答应。”赵国也来向魏国请求援兵,去进攻韩国,魏文侯说:“我和韩国是兄弟之国,不能答应。”两国未得到救兵,都很恼怒地返回。以后知道魏文侯以此来和解,十分感动,都来觐见魏国。使魏国走向强国。《战国策.魏策一.韩、赵相难掌》

在魏文侯时,魏国已基本上完成了政治改革,集权的政权已经建立,在中央已设置了可以任免的相、将等官职来统领百官,在郡县也已设置了可以任免的守、令等官职来统治人民。魏文侯曾先后用魏成子(文侯弟,名成)、翟璜(名触)、李悝(或李克)为相国。李悝是子夏(姓卜名商,孔子学生)的学生,他是战国时代法家的始祖,所著的《法经》,不慬集前此各国法律的大成,而且是秦汉以后历代法律的基本。他可说是集权的地主政权的政治制度的奠定者。由于“三家分晋”后魏文侯推行了政治改革,因而魏在战国初期成为最富强的国家。(见杨宽著《战国史》第五章)

6、韩国在“三家分晋”后,政治法制的变革也是很激烈的。所谓“韩者,晋之别国也,晋之古法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先君之令未改,而后君之令又下”(韩非子定法篇)。(见杨宽著《战国史》第五章)

对于三国封诸侯一事,司马光这样评价。司马光说:“天子最重要的责任,莫过于遵守礼教,而礼教中最重要的,就是官位,官位中最重要的,就是名分。什么是‘礼教’?礼教就是纲纪。什么是‘官位’?官位就是君主、臣民。什么是‘名分’?名分就是官爵在政府中的关系位置。四海之广,亿万之众,却被高高在上的某一个人控制,人民纵然有盖世武功,纵然有高慧,都心甘情愿的听从他指挥,为他奔走服役,原因何在?在于有严格的‘礼教’和严格的‘纲纪’。所以天子统御三公(宰相级或宰相级以上的官),三公统御封国国君(诸侯),封国国君统御国务官(大夫),国务官统御人民。节节相扣,层层控制,权贵支配贫贱,贫贱接受权贵支配。高官贵爵之驱使小官小民,犹如身体之驱使胳膊腿脚,树根之支配枝叶。小官小民之侍奉高贵爵,犹如胳膊腿脚之保卫身体,枝叶枝保护树根。这样,上下相保,国家才能平安治理。所以我特别指出:天子的重要责任,莫过于遵守礼教。

从前,姬昌(周文王)给《易经》写序,认为乾(阳)坤(阴)属于第一第二顺序。孔丘解释说‘天至高至尊,地至低至贱,阴阳已经定位。高者至高,低者至低,贵贱同样也已经定位。’是在强调:君王、官员、人民,他们之间的关系位置,跟天地之间的位置一样,不可改变。所以,《春秋》在记载史实时,故意贬抑封国国君,尊敬皇家。凡是皇亲国戚,即令再不成才,也要把他摆在封国国君上面,足以说明圣人(孔丘)对于国君臣民之间的分际,一直寄以特别的关切。除非是遇到姒履癸(夏桀)受辛(商纣)之类的暴君;天乙(商汤)姬发(周武)之类的仁君——人民投奔他们,上天赋予他们使命;才可以改变。否则,君王、官员、人民之间的命分,当永远保持,并且不惜为保持这种命分,牺牲自己生命。想当初,假如子启(受辛的哥哥)代替了受辛(纣)当君王,商王朝不会灭亡,祖先天乙(商汤)的荣耀,可永配皇天。假如吴季札当吴国的国君,祖先吴太伯的祭祀,也不会中断。然而,子启、吴季札,却宁愿国家灭亡,也不愿当君王,原因是,他们认为不可破坏礼教大节。所以,礼教中最重要是官位不变。”我言:“知道结果何必当初,当初如果不忘初心,结果会如何?”

“礼教的精义,在于分辨贵贱,分别亲疏和用以判断是非,处理事物。必须坚持名分的不可侵犯性,情势才会稳定。名分稳定可以使人听从命令,官位稳定可以使人安于现状,然后,上下分明,秩序自然建立,这正是礼教的主要内涵。如果名分和官位的尊严扫地,礼教怎能单独存在?从前,卫国仲叔于奚,对国家建立奇功(齐国攻击卫国,在新筑【河北省大名县】会战,卫军大败,新筑小民仲叔于奚聚集兵民,击退齐军,救出卫国当权国务官孙良夫。),卫国赏赐给他一个村落(邑),仲叔于奚不愿接受此项封邑,却愿国君准许他使用只用贵族才可以使用的一种佩戴在马脖上的红缨。孔子认为,宁可加封他更多的村落,也不可准许他使用红缨。无他,只用名分和表示身价的标志,不可以随便给人。这是君王的责任,如果不坚持原则,国家就会跟着灭亡。那时候,卫国国君正盼望孔子作政府的最高导师,孔丘提出‘正名主义’,认为名分不正,人民就有一种不安的情绪,不知道做什么好和做什么不好。马脖上的一朵红缨,不过是一个装饰品,小玩艺而已,孔丘却珍惜它。确定名分,看起来不过是一件细微的小事,孔丘却置于优先顺序。只因为名分、官位,如果混乱,上下便无法相保。因何事物,从没有不从小地方做起,而能建立伟大勋业的,圣人(孔丘)有长远考虑,所以在小的节目上着手治理。普通人眼光短小,必须等到发生弊端,才图补救。矫正小的节目,用力小而收效大。补救已造成灾害的弊端,则使出全身力气,却不见得可以成功。《易经》说:‘履霜坚冰至’。《书经》说:‘一日二日万几’。就是指这类事件而言。所以我特别指出:稳定官位中最重要的方法是正名。 ”

“自从周王朝君王姬胡(十任.厉王)、姬宫涅(十二任.幽王)政治腐败,周王朝急剧的走向下坡,法律纪律被破坏,下位的翻过来欺凌上位,上位的权势尊严,日益衰退。各个封国,几乎全成了独立王国,互相攻杀。十分礼教,已丧失了七八分。然而姬昌(文王)、姬发(武王)留下来的政权,却仍能够绵延不断,只是因为姬姓子孙,还能够尊守名分。这需要举一个例证:从前,晋国国君(二十四任)文公姬重耳,对周王国建立了大功,当周国王(二十任)襄王姬郑要酬劳他时,姬重耳请求准许他死后用只有天子才可以用的‘隧葬’仪式。姬郑拒绝,他说:‘这是皇家传统,从来没有不是天子而用天子礼教的。假使有这种现象,连叔父大人(姬重耳)恐怕都会反对。不然的话,你有的是土地,想怎么葬就怎么葬,还请求国王批准干什么?’姬重耳畏惧礼教,不敢坚持(前六三六年,姬郑的弟弟姬带,跟姬郑的皇后翟叔隗通奸,姬郑流亡氾邑{河南省襄城县},晋国国君{二十四任}姬重耳起兵勤王,杀掉姬带,迎接姬郑还都。)(周王朝和势衰后的周王国,君王们对封国国君,总是称叔父和伯父,大概是一种政治权术。)(封国国君下葬,棺材从地面用绳缒下,直抵墓穴。国王下葬,却要先凿一个隧道,把棺材从隧道中抬进去)。所以,周王国的领土,并不大于曹国(山东省菏泽县)、滕国(山东省滕县);周王国的人民,也不多于邹国(山东省邹县)、莒国(山东省莒县)。可是,数百年下来,仍俨然是天下共主,虽以晋国、楚国、齐国、秦国的强大,都不敢侵犯它,原因何在?不过是名分尚存的缘故。至于鲁国的季姓家族,齐国的田恒,楚国的芈胜,晋国的智姓家族,他们的力量或声势足以罢黜国君而自立,然而,他们不敢。难道他们力量不够,心里不忍?当然不是,只是恐惧干犯名分,招来杀身之祸。而今晋国国务官(大夫),视国君如无物,三分晋国。周王国的国王(天子),不但不能兴兵讨伐,反而公开加封他们爵位,擢升他们当封国国君,使他们成为国际上一个成员。对残留的一点名分,不但不能尊守,反而去糟蹋它。祖先(先王)传下来的礼教。到此荡然无存。或者有人以为,在那个时候,周王国衰弱,赵魏韩三家强盛,纵想不加封,也办不到。是又大大的不然,即令赵魏韩更强更大,假令不怕天下的诛杀,而蛮干到底,他满可不必请求天子加封,自己干上就行了。问题在于:不清求天子加封而自己坐上国君位置,就成了叛逆,天子如果是姜小白(齐桓公)姬重耳(晋文公)之类的国君,必然用礼仪作号召,发动大军攻打。而今却是天子批准的,是奉天子的命令当封国国君的,谁能说他不对?谁能讨伐他?所以赵魏韩三大家族之封国国君,并不是赵魏韩三大家族破坏礼教,而是天子本人破坏礼教。君王、官员、人民间的官位名分,既不能保持不变,当然是诉诸力量,看谁的智谋最高和谁的拳头最大。结果,圣贤后裔当封国国君的,终于全部消灭。人民受到荼毒,几乎死绝,岂不哀痛。”(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公元前四〇三年》)

公元前四〇二年

周威烈王二十四年。楚声王六年。

1.这一年,周威烈王逝世,儿子安王骄登位。这一年,盗贼杀了楚声王。《史记.周本纪第四》

2.楚声王六年,强盗杀死了楚声王芈当,儿子悼王熊疑即位,是为悼王。《史记.楚世家第十》。参见(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公元前四〇二年》)

公元前四〇一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战国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战国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