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为什么说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大家好,今天小编在头条问答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CPU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CPU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说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1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2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计算机的指令和处理数据。
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性能。
3 CPU负责解析和执行计算机的指令,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输等。
它通过时钟信号来同步各个部件的工作,控制计算机的整个运行过程。
4 CPU的性能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处理能力。
高性能的CPU可以更快地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提高计算机的响应速度和运行效率。
5 在现代计算机中,CPU还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其他硬件设备,如内存、硬盘、显卡等。
它通过与这些设备的交互来完成各种任务和操作。
6 因此,CPU作为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承担着计算和控制的重要任务,对于计算机的性能和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cpu一般能用多久?怎么挑选CPU?
CPU的寿命是很长的,几乎不会有把CPU用到报废的情况,只会性能逐渐跟不上时代,最终被淘汰。CPU的挑选要看个人需求,需要单核高主频还是多核多线程,低功耗还是高性能。不想快速被淘汰就需要挑选高性能CPU。
CPU使用年限年限一直大家很好奇的问题,买过电脑的朋友可能碰到过,不管电脑的哪个配件坏过,就是没见过CPU损坏过,那么CPU的使用年限到底有多长呢,在选配产品是应该怎么去选配CPU呢,又要如何保养呢,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CPU英文全称为:central processing unit,翻译成中文就是:“中央处理器”,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和控制核心,是信息处理、程序运行的最终执行单元,目前在桌面CPU中一般以Intel和AMD两家为主,最高工艺技术已经突破到7nm技术。
CPU不超频正常的使用的情况下寿命应为十年以上,拿现在的第九代Intel CPU桌面端处理器来说,采用14纳米工艺制作,在一个37.5×37.5mm小芯片要装下上十亿的晶体管,CPU就像装满了储存开关管的大工厂,每个晶体管都是一个开关,开的时候为1,关的时候为0,晶体管的数量越多,开关就越多,频率越高,开关的速度就越快。核心数量越多,在处理同样的问题时,你选择的路线越多,工作效率就越高。
因为采用的是纳米技术,设计师们在设计时会考虑到损坏后无法维修或者维修困难的情况,在设计图纸中同一条线路会设计出很多相同的备用电路,防止内部电路损坏后能直接屏蔽掉损坏的线路,重新开放出一条备用电路去执行,所以说有的时候你的CPU坏你都感觉不到。
1、超频使用:当你超频使用的时候,可能开关管因为无法承受如此大的电流或者频率导致被击穿短路发热后烧穿整个CPU,导致冒烟。如果超频使用的CPU一定要上水冷散热才能压的住了。
2:散热不好:虽然CPU有温控保护,但是长时间散热不好不光会导致CPU降频,严重的还会导致CPU温度过高烧坏,所以我们要及时更换散热硅胶,清理灰尘等。
谢谢邀请,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1.主板型号:不同的CPU型号大多具有不同的针脚(CPU上面的插脚),能够搭配的主板芯片组也不同,所以你想要将主板升级时,不是只考虑CPU,还得要留意你主板支持的CPU型号,不然买了最新的CPU,也不能安装你的旧主板上。
2.针脚:目前在主流的Intel酷睿(core)i3/i5/i7系列的CPU产品中,甚至先后期出厂的类似型号的针脚也不同,例如I7-2600使用LGA1155针脚,而i7-4790则使用FCLGA1150针脚,所以挑选时必须小心。
CPU的话一般能用很久,也不容易坏
现在的话就是锐龙和英特尔两个选择
锐龙的话,现在有2500,2600,3500,3600,还有个加x的系列
英特尔的话就是AI3的9100f,I5的9400f,9600 kf,I7的9700f,9700k
好的CPU正常可以用好多年,如果不刻意经常拆卸。选CPU,主要看要求和准备的资金,如果想玩游戏,钱又不是很足的,建议购买AMD的中偏高端CPU,性价比高,性能还可以,例如AMD3500X,另外还要注意主板芯片组的配套,显卡,固态硬盘的配套,需要不能出现打的瓶颈,其它的需求一般都可以选用INTEL的CPU
CPU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CPU的原始工作模式
在了解CPU工作原理之前,我们先简单谈谈CPU是如何生产出来的。CPU是在特别纯净的硅材料上制造的。一个CPU芯片包含上百万个精巧的晶体管。人们在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硅片上,用化学的方法蚀刻或光刻出晶体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CPU正是由晶体管组合而成的。简单而言,晶体管就是微型电子开关,它们是构建CPU的基石,你可以把一个晶体管当作一个电灯开关,它们有个操作位,分别代表两种状态:ON(开)和OFF(关)。这一开一关就相当于晶体管的连通与断开,而这两种状态正好与二进制中的基础状态“0”和“1”对应!这样,计算机就具备了处理信息的能力。
但你不要以为,只有简单的“0”和“1”两种状态的晶体管的原理很简单,其实它们的发展是经过科学家们多年的辛苦研究得来的。在晶体管之前,计算机依靠速度缓慢、低效率的真空电子管和机械开关来处理信息。后来,科研人员把两个晶体管放置到一个硅晶体中,这样便创作出第一个集成电路,再后来才有了微处理器。
就是实现0和1的加法计算。CPU的构造是由晶体管组成的控制器,运算器和储存器。控制器相当于流水线。运算器是CPU的加减乘除和逻辑计算功能(除了加法其他算法都会又CPU内部转换成加法运算)。储存器正如名字一样储存值所用。你可以了解一下图灵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简单的晶体管组成的逻辑电路,逻辑电路课程上有几个晶体管组成与门,非门,多个与非门组成锁存器,多个锁存器组成存储器。关于计算方面其实把咱们的数学算法如加减乘除转化成逻辑运算的位运算,比如,与运算,或运算,等等。与运算就是串联电路,或运算就是并联电路,很好理解。加法器是有很多的与运算,或运算等等逻辑运算单元,乘法器也是类似。很多乘法器,加法器,除法器,浮点运算器,整数运算器等等共同组成了各种流水线。一条指令会被流水线上每个"成员"加工,最终输出数据。组成可以简单的这样表示:晶体管->与,非门->乘法,加法,除法器->运算单元->流水线->cpu。现在的CPU有几亿个晶体管组成,完成一个功能齐全的CPU。晶体管俗话就是二极管,三极管,这些晶体管只是逻辑作用所以可以做的很小,CPU流片有40nm工艺啥的指的就是晶体管做的大小,做的越小,同一块面积的CPU硅片就能装更多的晶体管,CPU性能越好。CPU感觉像很多工人拿算盘组成的工厂,晶体振荡器像一个喊口号的,当"晶振"喊一声,流水线上的"工人"一起动一下算盘,一个小CPU工厂有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工人",他们一起工作,完成数据加工,这就是我理解的CPU。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中使用的电子电路,它从存储单元,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回内存。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心脏安装在插座中在上指定母板。由于中央处理器高速执行大量计算,它很快变热。为了降低中央处理器的温度,在它上面安装了一个冷却风扇。
中央处理器的组件
控制部件
控制单元是中央处理器的一个内部部分,它协调中央处理器和其他设备之间的指令和数据流计算机组件。通过发送定时和控制信号来指导中央处理器操作的是控制单元。
算术逻辑单元
朋友们好,我是电子及工控技术,我来回答这个问题。CPU是中央处理器的一个简称,我们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它就像我们人的大脑一样具有指挥、计算和协调作用,就像我们身体各部位的一举一动都要受我们大脑控制一样。那么于此相同CPU也是控制着集成电路中的各种信息,在电路中的各种信息都要向CPU报到,由CPU来做决定。在有的控制电路中CPU是分离出来的,单独设计一个集成芯片实现CPU的功能,例如我们所用的电脑主板中,它就有专用的CPU处理芯片,现在为了提高CPU的处理数据的速度,在有的CPU芯片中都增加了2个CPU功能模块,我们称为双核CPU,有的为了提高更快的速度,甚至增加了4个CPU或者8个CPU等等。
还有的芯片是把一个CPU功能模块与其它功能的集成电路做在一个芯片里,比如我们所使用的各种类型的单片机,就是这种集成芯片。它把具有存储功能的模块放在芯片里、还有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的通道I/O口也放在芯片里、以及别人向它提出请求处理突发事件的这种功能部件也集成在这个芯片里等等,这种单片机芯片叫微处理器,简称MCU。
CPU不仅是电脑信息的处理中心,而且在其它的设备中所用到的控制芯片里也具有核心的位置,例如我们所用的手机、还有用单片机控制的电子设备等等。为了能够说明白CPU工作的来龙去脉,我们先来看看它的结构吧。
首先我们把CPU可以分为三个职能部门,第一个是负责各种运算的计算器,它的学名叫数学逻辑单元(ALU),它们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加、减、乘和除的运算外,还负责各种逻辑运算,比如与、或、非、异或以及移位等计算,它如同我们生活中的会计一样,是运算的一把好手。
第二个职能部门是控制器,在它的下面又有三个子机构,一个是存放各种命令的储存室,CPU的各种命令都存放在这里;另一个是传送命令的译码室,CPU发出的各种命令需要在这里进行解码与解析、分发。它类似我们看到单位中的传达室,是用来发送各种命令的地方;最后一个是定时逻辑执行部门,CPU发出的各种命令都需要这个部门去执行,它主要是协调CPU发出的各种命令,然后也要协调CPU外部的信息。
第三个职能部门是储存室,CPU经常使用的各种数据都要存在这里,其CPU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天玑1200日常71W跑分远超同价位的骁龙,国人却为何那么大偏见?
因为联发科的确是比高通差一些,这个从产品的定价就看得出来,如果联发科的产品真的那么强了,市场会给一个合理的定价的,就像AMD和Intel那样,直到Zen3架构的产品,AMD才真正地实现了逆袭,而市场也给了AMD的CPU更高的价格,而在Zen2的时候,虽然AMD的CPU性能表现是可以,但是距离Intel还是有那么一点差距,结果价格也没有卖上去。
当然除了实际性能表现,还有历史因素,因为在历史上联发科给人的感觉都不是高端产品,而且过去一段时间联发科的产品表现的确是很一般,一核有难,九核围观,这个梗就可以说明问题了,而且就算联发科去年靠天玑系列5G芯片获得了很多的市场,但是最高端的天玑1000+在实际表现中,还是存在一种跑分虽然更强,但是实际表现差那么一点点的问题。
而且历史口碑的影响下,用户对联发科的印象一时半会还难以改变,只要是人肯定就存在偏见,而且就实际性能而言,天玑1200其实真的没有高通骁龙870强,天玑1200能跑分71W,那是因为红米K40游戏增强版对其进行了压榨,如果就普通情况的话,天玑1200也就是67W+的水平,距离高通骁龙870还是有一定水平的,而且天玑1200的GPU性能就算经过小米的释放,还是不如骁龙870的。
手上有一部RedmiK40游戏增强版(8+128G)版本,该手机搭载的是天玑1200处理器,安兔兔跑分实际测试69万+。对比手上另一部游戏手机黑鲨4,搭载的骁龙870处理器跑分70万+。两款手机的价位基本相同,并没有你所讲的天玑1200跑分远超同价位骁龙处理器的情况。
大家经常能够听到一些有关联发科处理器的段子,讲联发科“一核有难,多核围观”。配图是一个工程在挖坑只有一个人在挖坑,剩下的九个人围观。
在那个处理器靠核心竞争的年代,联发科推出Helio X20也是第一款十核心处理器。当大家以为核心越多的时候,高通和苹果A系列处理器都在专心做大核心。
当然也离不开品牌的助攻,小米、乐视把联发科的处理器用到了自己的低端手机上。逐渐给消费者留下了联发科=低端 的印象。包括现在旗舰手机都用骁龙888处理器,中端用骁龙870和天玑1200。甚至有像真我GT Neo 这样的手机把联发科的旗舰处理器卖到了1500-2000元价位。
国人对天玑芯片的偏见主要源于两点,首先,联发科的给人的品牌印象没有高通骁龙那么高端,在大众心中形成了低端产品的固有心理,这一点是不是轻易就能改变的,其次,天玑的芯片还是存在断流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是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跑分测试数据并不能代表一切。
性能好不好不是跑出来的分,而是手机用户体验,所搭载手机的稳定性,和日常使用的体验所反应出来的,很简单的例子,手机使用有没有卡顿,响应是不是快速,手机发热严不严重等…。
经过我买的红米k40游戏版手机和魅族18手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还是魅族18手机使用舒服。红米k40游戏手机掉帧厉害。卡顿误触严重。还会死机和自动关机问题。不知道是优化问题还是硬件本身就有问题。
史上什么CPU堪称发热量巨大?
目前,英特尔的Skylake-W(单路工作站)、Skylake-EP(2P、4P多路服务器)和AMD的Threadrip(线程撕裂者,主要面向专业工作站)、EPYC(霄龙,主要面向服务器)等动则十几核甚至几十核的怪兽级别的就不讲了。它们虽然发热量巨大,但同时性能也非常强悍。
现在主要讲一下发热量大但性能较一般的CPU
早几年,Intel受到AMD基于K7架构的Athlon(速龙)的威胁,一时间乱了阵脚,匆匆推出的1.13GHz奔腾3处理器又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而被迫召回。在如此激烈的竞争角逐下,当时的人们认为主频的高低就代表了性能的高低,于是Intel在接连失利的情况下憋出了大招:采用NetBurst架构的奔腾4。
奔腾4的登场是震撼的。当时,AMD和intel还在1GHz左右奋战,最高也就是1.1G这个样子,而Pentium 4出场就是1.4G和1.5G,一下子就把AMD拉开了一大截。这就意味着AMD将不能在性价比上获胜。
不过很快就被人发现了问题,按照跑分情况测算,奔腾4的1.5G大概只有奔腾3的1.2~1.3G的水平,到不了1.5G。在这之前AMD和Intel同频率的AMD和Intel产品速度是基本相同的,但这一次Intel打破了这个常规,奔腾4只能用“高频低效”来总结。
奥秘就在NetBust架构上,NetBust架构的奔腾4采用了20级流水线技术,而之前的Athlon和奔腾3都是10级。长流水线的好处是把频率做高,但是就是效率低。
如果说发热量巨大的CPU,其实每个时期的顶级服务器CPU发热都很大,但是性能也很强,在这里我们主要还是说说民用消费级CPU,其中发热量比较大,性能相对还不行的CPU,印象比较深刻的有这么几款:
1、奔腾D处理器,这颗处理器算是英特尔历史上最失败的处理器之一,尽管首次采用了双核架构,但是其实就是把两颗奔腾4核心黏在一起,本来奔腾4的效率就够低了,功耗发热还高,所以最终的奔腾D的功耗发热都很高,不得不降低频率来运行,即使是后来升级工艺的奔腾D900系列也没有多大好转。
2、AMD FX系列 8核处理器,也就是说的推土机架构CPU,尽管AMD采用了创新的模块式架构,但是无奈带来的单线程性能太差,类似奔腾4的超长流水线设计、及减少了一半的浮点单元,让FC系列处理器成为了类似奔腾4那样高频低能的处理器,最终只能靠低价格来与英特尔竞争。
3、最后说一颗手机CPU,那就是高通骁龙810,这颗芯片的发热量在当时可谓是惊人,自动布线和20nm制程让本来就发高烧的A57架构更加雪上加霜,以至于手机厂商拿到手后必须人为降频才能保证手机的续航和温度,甚至一度导致当年的几款高端手机销量直线下降。
历史上发热量巨大的CPU我知道的比较确切的就是两个系列的U了,当然大家可能都会说肯定是AMD了,其实并不是,intel有一个系列,AMD也有一个系列,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这两家可以煮鸡蛋的CPU发热量是怎么个巨大法了。
intel当年为了和AMD争抢双核,结果amd第一个发布了基于原生的真双核,intel为了急于在产品上布局自己的双核产品,发布了第一款PD 805 双核CPU,但是这个双核CPU其实是假双核,就是当时大家戏称的胶水双核,说白了就是intel只是粗暴的将两个核心直接封装到了一块CPU当中,奔腾D采用的仍然是奔腾4的Netburst架构,把两个单核奔4的硅晶核心封装在一个基板上,最早的一批奔腾D 800系列基于90nm制程,后来的奔腾D 900系列基于65nm制程,均采用LGA775接口。
但是要知道本来这个90nm的奔腾系列发热量就不低,当时是将两个核心集成到一块,你就可想而知那个发热量是有多大,本身这个系列的架构效能就不咋地,为了提升性能只能强行将主频拉升来弥补性能的缺失,但是这样带来的缺点就是发热量高,而将两个核心封装到一块CPU的基板上,可想而知那个散热有多可怕,更可怕的是两个核心没有独立的总线进行数据共同,而且缓存也没有共享,其数据交换主要通过北桥集成的内存控制器来进行数据交换,这就导致了其本身的效能也是非常垃圾的。知道酷睿系列的出现,intel才掌握了CPU的主导权。
FX系列 8核处理器,在11年到13年的这个时间段,AMD推出了自己的推土机和打桩机,但是由于当年FX cpu本身设计存在的缺陷,即32nm SOI工艺存在问题,漏电和发热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导致CPU温度达到62度的时候就会自动降压降频。推土机架构把两个核心及相关单元封装成一个模块,每一个核心都有完整的整数运算单元;但两个核心共用一个浮点运算单元,因此推土机的8核处理器实际上只有4个模块和4个浮点运算单元。AMD的意思就是想着未来CPU主要以整数运算为主,浮点运算更多的是靠显卡来完成,因此削减了浮点运的单元,但是这种想法是美好的,可是很多游戏对多核的优化并没有达到AMD所想的那样,在这种情况下AMD只能强制拉升单核的性能,因此只能提高电压超频运行,导致的结果就是CPU的功率非常高,那么发热量大就顺理成章了。最具代表的就是FX 9590了,官方发布的TDP居然达到了恐怖的220W,一般的风冷散热器完全压不住这样的散热。
您好!我今日头条科技原创作者Sandy科技,很高兴回答关于史上什么CPU堪称发热量巨大?首先要知道cpu发热主要是传感器的输入电压不精确会在cpu上发热。传感元件输入电压值和传感元件充电饱和后会在另一端发热。其实电源也有发热的原因。
经常有网友说:我电脑打个游戏经常上90多度,鲁大师温度检测经常报警,不敢开高性能,清灰也没用,今天换了一个好点的硅脂,就连风扇都不转了,因为温度到40度风扇才开启,真是好用!其实,动手能力强的小伙伴,可以通过换硅脂就可以改变电脑性能。
只要你们准备好以下这几样东西:
1、处理器开盖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CPU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CPU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