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人体探测器工作原理?,红外探测器是干什么用的?

好评回复 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在百度知道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红外探测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红外探测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红外人体探测器工作原理?,红外探测器是干什么用的?

文章目录:

  1. 红外人体探测器工作原理?
  2. 红外探测器是干什么用的?
  3. 主动红外探测器和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区别?
  4. 红外检测的原理是什么?

一、红外人体探测器工作原理?

就是一个典型的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的一串电容是用于滤波的,与输入电阻组成了低通滤波器。

对应于公式R1的电阻是R134、R934串联,也即2K。对应于R4的电阻是R128、R132并联,也即16.64K。所以增益大概8.32倍,即8.32×(PHV-减PHV+)。

扩展资料:

由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延时电路和音响报警电路等组成。

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1探测到前方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由IC1 的②脚输出微弱的电信号,经三极管VT1 等组成第一级放大电路放大,再通过C2输入到运算放大器IC2中进行高增益、低噪声放大,此时由IC2①脚输出的信号已足够强。

IC3作电压比较器,它的第⑤脚由R10、VD1提供基准电压,当IC2①脚输出的信号电压到达IC3的⑥脚时,两个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比较,此时IC3的⑦脚由原来的高电平变为低电平。IC4 为报警延时电路,R14 和C6 组成延时电路,其时间约为1 分钟。

当IC3的⑦脚变为低电平时,C6通过VD2放电,此时IC4 的②脚变为低电平,它与IC4的③脚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它低于其基准电压时,IC4 的①脚变为高电平,VT2 导通,讯响器BL通电发出报警声。人体的红外线信号消失后,IC3的⑦脚又恢复高电平输出,此时VD2 截止。

由于C6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故通过R14向C6 缓慢充电,当C6两端的电压高于其基准电压时,IC4的①脚才变为低电平,时间约为1 分钟,即持续1分钟报警。

由VT3、R20、C8 组成开机延时电路,时间也约为1 分钟,它的设置主要是防止使用者开机后立即报警,好让使用者有足够的时间离开监视现场,同时可防止停电后又来电时产生误报。

该装置采用9-12V直流电源供电,由T 降压,全桥U整流,C10 滤波,检测电路采用IC5 78L06供电。本装置交直流两用,自动无间断转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LM358

二、红外探测器是干什么用的?

自然界中,任何温度在绝对零度(-273.15℃)以上的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的红外线。不同物体红外辐射的能量也有所差异,这由其表面的温度、所属材料的特性所决定,一般物体温度越高,向外辐射的红外能量也就越大。

红外热成像仪就是利用红外热成像的技术原理,通过捕捉自然界中不同物体辐射红外能量微小差异的能力,来达到帮助人们识别、侦察目标关键信息的目的。

红外热像产品的核心就是红外探测器,其作用就是将物体辐射的红外信号收集起来,经由电路信号处理、智能图像算法等系统,转换成人眼可识别的视觉图像。

三、主动红外探测器和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区别?

主动红外探测器技术是主动发射红外信号,用接收器感知环境发反射的红外光,典型的设备有近红外安防相机;被动红外探测器技术指自身不发射红外信号,被动感知环境中的红外信号,主要指热成像设备。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不同:

1、工作原理不同:

主动红外探测器技术:依靠人造红外光源发射近红外光(波0.76~1.2μm),去照射目标,然后用接收器接收目标反射的红外光,通过红外变相管转为可见光图像。

被动红外探测器技术: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被动吸收目标所发出的红外辐射(波段3.7~4.8/8~14μm),通过红外探测器的广电转换,形成可见光图像。

2、结构组成不一样:

主动红外探测器:主要是由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发射机包含光源和光学系统等,接收机包含光学系统、光电转换器、信号处理器等。

被动红外探测器:主要由光学系统、红外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等。

3、辅助光源影响:

主动红外探测器需要发射红外光去照亮目标,很容易被对方的夜视系统发现,被动红外探测器没有这个问题,隐蔽性较高。

4、探测距离不同:

主动红外探测器的结构决定了其探测距离只是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距离,且视距能力很受环境的影响,如雨雾天成像效果会大打折扣;被动红外探测器基于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成像,观测范围更广,探测距离也更远,成像质量更高。

5、温度体现能力区别:

被动红外探测器基于红外热成像原理,可以将目标发出的红外辐射转为人眼可见的温度数据;主动红外探测器则没有这个功能。

四、红外检测的原理是什么?

自然界中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5°C)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能量,之不过这种能量不可见。

拿红外行业应用最广泛的红外热成像技术来说,它之所以能将不可见的红外辐射转化为人眼可见的热像图。全是因为一个叫红外探测器的元件。

红外探测器可以探测、收集目标物体的红外能量,将物体表面的红外热辐射转换成相应的信号,方便人类观测。

根据能量转化方式,红外探测器可以分为热探测器和光子探测器。根据工作温度和制冷需求,红外探测器又可以分为制冷红外探测器和非制冷红外探测器。

虽然它们都能探测红外辐射并将其转化为可见图像或电信号,但它们在工作原理、性能和应用方面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制冷型探测器是基于光电效应的光子传感器。一般情况下,必须将半导体冷却到较低温度才能够观测到光电效应,因此制冷型红外探测器需要配备了制冷机组件,这可以使红外探测器工作温度降低到很低的水平。目前制冷红外探测器的红外敏感材料主要是HgCdTe、量子阱光探测(QWIPs)、II类超晶格(II-SLs)与量子点光探测(QDIPs)四种。

非制冷型探测器对应的是基于入射辐射的热效应的热探测器,红外敏感材料主要是氧化钒、非晶硅。

这两者在灵敏度、响应速度上也有所区别。

灵敏度方面: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由于配备了制冷机组件,可以使红外探测器工作温度降低到很低的水平,这样在检测其他物体时灵敏度更高,精度更高,误差更小。

响应速度:制冷型红外热像仪具有极快的响应速度,响应时间在微秒级,非常快速发现目标并迅速做出反应。非制冷型红外热像仪响应时间一般在毫秒级别。

尺寸和使用功耗:由于制冷型红外探测器需要通过制冷机来维持较低的工作温度,而制冷机又需要耗费较高的电能来驱动,所以,相对于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来说,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的功耗更高、尺寸也更大。

成本: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的价格更加实惠。

行业应用: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价格实惠、体积小,广泛应用民用市场,例如消防救援、安防监控、无人机载荷、户外观测等领域;制冷型红外探测器通常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适用于需求更高性能的应用场景,例如远距离探测系统等、科学研究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红外探测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红外探测器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