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箱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风箱是世界上最早的鼓风设备?
大家好,今天小编在百度知道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风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风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风箱是什么意思?
风箱的意思 - 音乐乐器的一部分
风箱是指某些音乐乐器中的一部分,如手风琴、风琴、口琴等。它是音乐乐器中将空气压缩成风力供给演奏者使用的装置。例如,手风琴中的风箱是一个呈长方体形状的空间,内部分成多个隔间并相互连通。演奏者通过按下手风琴上的按键来开启或关闭这些隔间,从而改变气腔中的压力,产生不同的音效。
风箱的意思 - 机械设备的一部分
在机械行业中,风箱通常指一种机械设备的一部分。它将空气压缩成风力,用来燃烧煤炭或其他燃料,为热水炉、热风炉、蒸汽锅炉等供应燃料。风箱一般由风箱壳体、进气鼓风机、出气鼓风机、传动装置、离心器、风门等部分组成。这些零部件通过相互协调作用,形成压力差,从而将空气压缩成风力,为热源提供能量。
风箱的意思 - 皮影戏中的表演道具
在中国南方的皮影戏中,风箱是一种重要的表演道具。它是由一个容器和一段吹气管组成的。演员通过在吹气管上吹气,从容器中吹出一股压缩空气,形成一个鼓风声和变幻多姿的小气泡。演员可以利用这个道具,为皮影制造更加逼真的动态效果。在传统皮影戏中,风箱常常被用来表现风、云、水波等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
二、为什么说风箱是世界上最早的鼓风设备?
古代先进的冶金技术靠的鼓风设备。风箱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世界上最早的鼓风设备。这种古老的设备能够使炉中的火焰熊熊燃烧起来。考古学家从文献记载上看到,我国古代的大哲学家老子曾经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万物其实就像一个很大的皮革做的鼓风器,里面充满了空气,所以天不会塌下来。它越是活动,放出的空气就越多。橐龠,就是古代的一种鼓风器,是“风箱”一词的古称。老子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间,可见那时就已经普遍开始使用风箱这种鼓风器了。
三、风箱原理及构造
风箱 风箱是木制的炊具之一,俗称风匣,由箱体、堵风板、推拉杆、风舌与出风嘴等部件套装组合而成
箱体是用厚约三分的六块木板,前后左右挡板与底板榫铆相套装,顶板为活动盖板,缝隙黏糊密封,长约二尺五寸、宽不足一尺、高约一尺五寸的长立方体;前后两块挡板的下部各有一边长约一寸多的方口,称为进风口;两个进风口的上部贴内壁各用一小木条作架,悬挂一边长约二寸,上边两端自带木转轴的活动木板,称为风舌;后挡板的中部上下距沿各约五寸,有径约不足一寸的圆透孔,称为推拉杆孔;左侧挡板的中下部紧接底板处,另制一寸多见方的方形风道,前后各留进风口,在中间位置装置活动舌板,活动于外壁的凸嘴中部。以使推拉皆有风出,嘴内有边长各约一寸的方透孔,前接灶底风道,后通风箱内部,称为出风嘴口。
堵风板厚约六分,略小于风箱内上下左右的空间,左边下部有与风道略小的豁口,四边缚扎胶粘麻纸或鸡毛,中部有与风箱后挡板推拉杆孔相对应的两个圆透孔,是为杆铆。
推拉杆为长约二尺多、径约一尺多的两根硬圆木,一端穿过风箱后挡板的杆孔,榫安于堵风板的铆孔,另一端外漏于风箱,头部榫铆竖直安装一长约一尺、径约九分的圆木柱手柄。
使用操作:风箱立置于灶台右侧的平地,最好垫砖空开地面以防潮湿。顶部稍斜平覆盖稍大的石板或木板,既稳压风箱,又不使其湿水,出风嘴对准灶台下的进风道。一人蹲坐单手抓握推拉杆把柄,前后推拉动箱内的堵风板,两个风舌的空气挤压成风,经风道吹人炉底,推后前挡风口打开,后挡风板关闭,风道风舌后开前闭,拉则相反。为使火力强劲的助燃器具。
过去农村绝大多数家户的厨房都有风箱,用以吹火烧水做饭,现时少数家户已用电力带动鼓风机助燃;以后风箱将被逐步淘汰。
四、风箱的由来?
风箱 :fēnɡ xiānɡ 压缩空气而产生气流的装置。最常见的一种由木箱、活塞、活门构成,用来鼓风,使炉火旺盛。 双动式活塞风箱——简单又聪明的发明双动活塞式风箱是能驱使空气或液体产生连续气流或液流的泵。中国人于公元前5世纪发明了双动式活塞风箱,西方于16世纪才用双动式活塞风箱。其提供连续鼓风的能力是我国得以在冶金术占优势达数百年之久的决定性因素。 这真是个极其简单而又聪明的发明。在一个其作用如汽缸的长方形箱子中,活塞被推进和拉出,将羽毛或折叠的软纸片楔进活塞的四周,以保证在其通道上既不透气又润滑 (它是近代活塞环的始祖)。箱子的两端各有一个气阀:当活塞被拉出时,空气从远端被吸进来;当它被推进时,空气则从近侧被吸进来。在向里和向外的两个冲程中,空气被吸进汽缸;而在这两种情况下被压缩部分(即在活塞的另一侧)的空气被推进到一侧室中,并在那里通过排气口或喷嘴被喷射出去。它不仅能鼓风,也能喷射液体。 它在老子的哲学巨著中被描述如下:对它推拉得越多,给出的风量越大。天地之间不正像风箱吗?虽然它空,却不会穷尽。老子的著述时代,虽然传统上认为是公元前6世纪,最保守的估计约在公元前4世纪,哪种说法都可能是正确的。文中的第三句至关重要,因为它似乎指双动活塞式风箱的连续动作。《老子口道经》用它比喻空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是说,皮橐内充满空气而不塌缩,拉动其体又能将其内空气压出。空气通过输风管可进入熔炼炉中。 汉代典籍中论及橐龠者甚众。山东滕县出土汉代冶铁画像石中有橐的画面。它有三个木环、两块圆板、外敷皮革而成。拉开皮橐,空气通过进气阀而入橐;压缩皮橐,橐内空气通过排气阀而进入输风管,再入冶炼炉中,这是单橐作业,至迟在战国时期,出现了多橐并联或串联的装置,名为“橐籥”,汉代又称之为“排橐”。 双动活塞式风箱是中国在鼓风技术方面最重要的发明,它出现于唐代或宋代。公元1280年印制的《演禽斗数三世相书》中,刊载有一幅世界上最古老的双动式活塞风箱图,相传该书是唐初袁天罡所撰着的,宋代初次刊行。明代《天工开物》中所载的活塞式风箱,与此类似。活塞式风箱正逆行程都作有用功,每行程中一端排气鼓风,一端同时吸取等量空气,因而能提供连续风流,提高鼓风效率,是鼓风技术上的重大进步。欧洲直至公元1716年方发明了类似的双动往复式水泵,为后来的活塞式机械打开了道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风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风箱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