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秀芳的生平简介,南丁格尔德感人事迹有哪些

好评文案 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在百度知道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黎秀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黎秀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黎秀芳的生平简介,南丁格尔德感人事迹有哪些

文章目录:

  1. 黎秀芳的生平简介
  2. 南丁格尔德感人事迹有哪些

一、黎秀芳的生平简介

黎秀芳,别名模韫,祖籍湖南湘潭。1917年3月3日,出生于南京一个书香之家。2007年7月因病逝世,终年90岁。

父亲黎离尘,在金陵大学时,刻苦学习,常用稿费补济生活,毕业后任教员,曾任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主任,后来,历任南京国民政府励志社副总干事、战地服务团伤兵慰问组组长,佩带过中将军衔。黎秀芳是家中长女。在她5岁那年,母亲因患肺病身亡,继母又死于难产,父亲再次续弦。父亲对她管束很严,学前期,就开始辅导她念《千字文》,学数学和英语。因此,她的语文、数学基础较好,深得老师宠爱。

黎秀芳在省立南京女子中学(育群中学,今南京市中华中学)毕业后,父亲希望她学法律或文学,但她最终选择了护理专业。黎秀芳有一个很要好的同学在南京中央医院(今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当护士,经常给她讲护士鼻祖南丁格尔的事迹,同时想到家里亲人患病的不幸遭遇,而国家又很缺乏护理人才,所以黎秀芳想学护士。家里人不同意她学护理专业,父亲见她态度坚决,知道女儿性情倔强,也就不再勉强了。

1936年3月,黎秀芳毅然考入当时国内惟一的国立高级护士学校——南京中央高级护士学校。她学习勤奋刻苦,课余喜欢组织和参加文娱活动,演出话剧《南丁格尔》时,她扮演南丁格尔,认定南丁格尔就是自己学习的榜样。

1940年初,黎秀芳在南京中央高级护校毕业后,被留校当了教员。在这时,她不断收到已投身抗日战线的同学的来信,述说了她们那里生活如何有意义;又收到原中央高级护校教师夏德贞从兰州寄来的信,说西北缺乏护理人员和护理教学人才。黎秀芳、张开秀、欧莲卿三人利用假期,瞒着学校,也不顾家人的劝阻,于1941年底,毅然踏上了西行的征途。经过辗转,她们终于来到兰州。

1948年,校长李景华出国深造,黎秀芳接任该校校长。学校没有像样的校舍,师资力量很薄弱,学员来源很困难,教材奇缺。护理教材除一本古老的《护理病理学》和《护病原理与技术操作》讲义外,几乎全靠教员自己看书做笔记、写讲义。黎秀芳除正常教学外,就日以继夜地翻阅资料,编写了《基础护理学》,以及《营养学》等几门主要课程的讲义。黎秀芳办学严格,学员入学后有甄别期,实行淘汰制,从1943年至1949年,4个班共毕业46名学员。虽然人数不多,但毕竟在西北培养出一批护理人才。

1949年春,南京国民政府节节败退,家里人劝黎秀芳跟他们一起离开大陆,但她坚决留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黎秀芳任兰州军区总医院附设高级护士学校校长。

1987年11月,她被评为中华护理学会先进工作者。同年12月,兰州军区首长授予她“模范护理专家”荣誉称号。1990年,国家卫生部授予她“全国模范护士”的荣誉称号。1991年,国务院每月发给她政府特殊津贴100元。1997年5月,她荣获第36届南丁格尔奖。2001年1月1日,她获得“国际医学成就奖”。

二、南丁格尔德感人事迹有哪些


南丁格尔德感人事迹有哪些
我国军队首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事迹感人2007-09-28来源:新华网新华网兰州9月28日电中国现代科学护理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军队首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黎秀芳的事迹,连日来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91岁的黎秀芳终身未婚,2007年7月9日在兰州去世。她去世后,中国西北五省的媒体集中报道了她在中国大陆饱经沧桑的一生。她的学生、同学、同事以及她曾经救助、护理过的人们,自发赶到她生前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总医院,悼念这位为护理事业服务、奉献了一生的“人间天使”。黎秀芳早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高级护士学校,1941年来到兰州后,先后担任过兰州中央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兰州中央医院附属高级护士学校教员、西北医院高级护校校长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第一陆军医院高级护士学校校长、兰州军区总医院附设护士学校校长、兰州军区军医学校副校长等职,培养学生5000余人,其中不少人成为在中国军队乃至全国享有盛誉的护理专家。20世纪50年代初,黎秀芳和她的同学张开秀创造性地提出“三级护理”理论,“三查七对”护理制度,“对抄钩对”护理操作规程,将中国医院护理引向了有序,确保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奠定了中国现代科学护理的基础。为给病人一个安静的休息、疗养环境,她们还提出了护理人员不能在语言上、动作上给病人以恶性刺激的“保护性医疗制度”设想。她们将一块“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操作器械轻”的牌子,挂在了医院洁白的走廊里这块凝聚着爱、善良和职业责任感的“四轻”牌子,从此挂在了中国大陆的每一所医院。在黎秀芳的积极呼吁和建议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还首次建立了护士高级职称评定制度,并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设立了护理系1997年,黎秀芳获得了第36届“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奖”,成为中国军队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医护人员。孤身一人在中国西北工作了66年的黎秀芳,有68位亲人旅居海外。1981年,黎秀芳赴美探亲。80多岁的继母要求她留下来安享晚年,她却如期回到了兰州。她对继母说:您是我的母亲,祖国也是我的母亲,我的事业在祖国。黎秀芳辞世后,她的二弟将骨灰用瓶子装上一些带到了台湾,埋在了他们的父亲——曾任南京国民政府禁烟委员会副主任的黎离尘身边。其余的骨灰,按照黎秀芳生前要求,埋在了黄河岸边为了护理事业,黎秀芳无怨无悔。一生节俭的她曾悄悄捐款20多万元人民币,帮助孤残儿童治病疗伤;临终前,她又将平生积攒的80万元人民币,捐献给了兰州军区总医院,设立“为兵服务奖励基金”。
护士的三查七对是啥?
三查指的是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指的是查对床号、查对姓名、查对药名、查对剂量、查对时间、查对浓度、查对用法。
相关介绍:
三查七对该词是50年代由黎秀芳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出的制度和程序,在全国推广沿用至今,一直是护理工作的主要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保证了护理质量。
扩展资料
除了”三查七对“,1954年,黎秀芳与同事们一起总结,提出“三级护理”,并加强发药治疗的“两查五对”,提倡北京协和医院的“三查七对”以及书写护理文书时的“对抄勾对”等护理技术操作制度。
“三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将护理分成三个等级:一级护理是针对危重患者,二级护理是针对重患者,三级护理是针对轻患者;每级护理都规定了详细的护理内容细则。
“对抄勾对”是医嘱对病历牌及执行牌,将医嘱转抄在执行牌和治疗记录单上,抄完每项医嘱,随即在医嘱本上用红、蓝色笔打勾,操作完后再将每项医嘱核对一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查七对
中国的南丁格尔是谁
中国第一位获得南丁格尔奖的是王_瑛,是协和医科大学的.
“病人无医,将陷于无望;病人无护,将陷于无助。”我国首位南丁格尔奖得主王_瑛的这番话曾激励着一个又一个护理人员勤奋工作,不让病人陷入无助的境地。王_瑛早年曾在北京贝满女子中学读书,后考入燕京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1931年获理学学士学位和护专业文凭。1935年至1936年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护理系进修,获理科硕士学位。
从护校毕业后,在医院工作期间,她发现内科病房中有半数以上是感冒、伤寒、疟疾、肺结核、皮肤病和性病等传染病的患者,使她认识到,在贫困的中国,必须把预防工作做在治病之前才是最大的的节约。因此,她申请到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教学区第一卫生事务所去从事公共卫生护理和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直到1942年,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协和医学院停办,才被迫离去。在此期间,她编写了《公共卫生广播演讲集》,还编写了小学1~4年级卫生试验教学法及课本,曾在新鲜胡同小学试用。
1943年王_瑛随护校部分教师逃离北平,到达成都,在华西医科大学医学院协助筹备护校复校事宜,被授予副教授职称。在四川期间,她曾利用暑假与华西大学社会系数人同往彝族地区考察,向彝胞灌输卫生知识,帮助当地人搞好个人卫生。
1946年,王_瑛回到北平,直至解放初期,一直担任着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护理主任。
从1931年至1950年,经王_瑛培养的公共卫生护士近500名,遍及全国各地,有的在国外工作。
新中国成立前夕,王_瑛接到了邀请她到英国留学的通知。“我不能离开祖国,尤其是在这个时候。”在她看来,理想的殿堂应建筑在祖国的土地上。于是,她毅然放弃了出国的机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
1954年,她在北京市卫生局教育科技部门工作,协助有关部门整顿了中等卫生专业教育,创办了北京市第三护士学校并兼任校长。1961年,任北京市第二医学院护理系主任,这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个大学程度的护理系,从聘请老师、扩建教室到编写教材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还创办了《护理杂志》,为数万护士开辟了一块耕耘的园地。如今,她的学生已遍布国内外。
1973年任北京第二医学院图书馆顾问,在她的指导下,整理了大批外文书刊。1979年,任第二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护理顾问。
王_瑛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还参加了大量社会活动。1950年8月,中华护士学会改组,王_瑛被选为副理事长。
1952年在朝鲜战争时期,王_瑛代表中华护理学会带领第一个护士教学队赴沈阳后方医院培训护士长,并到鸭绿江边考察战场救护工作。
1954年《护理杂志》创刊,王_瑛担任主编。1977年中华护理学会恢复活动后,她应邀赴各地参加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科学性和社会性。王_瑛还是中华护理学会科学普及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她组织编写了《家庭护理》一书,对宣传护理专业,普及护理知识起到一定的作用。
王_瑛晚年的生活忙碌而充实,没有星期天,不过节假日,时常伏案工作到深夜。七八十岁的老人要参加组织中华护理学会的日常工作和学术活动,主编《家庭护理》,参与撰写《百科全书护理分册》,到全国许多省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1982年王_瑛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30年的夙愿。1986年王_瑛被英国皇家护理学院接纳为名誉会员。
王_瑛曾出席过1950年卫生部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1955年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1956年被评为北京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参加了全国群英会;1978年出席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1982年被选为北京市科协积极分子并出席了表彰大会。她忠于职守,严以律已,正直诚恳,平易近人,处处以身作则,助人为乐。她对青年一代护士寄予莫大希望,不断给予她们鼓舞和启发。同时她也受到了护士们的广泛尊敬。她不愧为全国护理工作者的楷模。
1983年5月12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公布第二十九次奖章颁发通告,授予中国优秀的护理工作者王_瑛国际护士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这是新中国护理工作者首次荣获的最高荣誉。
1983年9月,王_瑛当选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00年9月4日,王_瑛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国家不可一日无兵,亦不可一日无护士。护士的工作必须像田园中的水一样灌注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王_瑛对护理工作的诠释正是她一生履行的誓言
黎秀芳的黎秀芳事迹座谈会
由中宣部、卫生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举行的黎秀芳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2007年10月9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医疗卫生战线的医护人员代表纷纷表示,黎秀芳精神将会激励他们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黎秀芳是新中国护理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中国军队首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她提出的“三级护理”理论和“三查七对”护理制度,奠定了中国现代科学护理的基础。。
她的先进事迹引起了强烈反响。
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说,我们医务工作者都该像黎秀芳那样一生情注人民、心系官兵,真正做到把病人的痛苦当成自己的痛苦,把病人的生命当成自己的生命,努力为人民群众和基层官兵排忧解难。作为驻守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军队医务工作者,我们要像黎秀芳那样立足本职、敬业奉献。
北京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副院长王雅屏认为,作为护理工作者,传承黎秀芳的精神,就是要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我们要让护理工作更好地走进社区、走进家庭,以护理工作为桥梁,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解放军二炮总医院肛肠外科护士长李淑君说,黎秀芳的精神将激励我们在本职岗位上开拓进取,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我们一定要像她那样,努力促进护士与病人的沟通,做到患者入院有迎声、治疗有呼声、操作失败有道歉声、病人合作有谢声、遇病人有询问声、接电话有问候声、病人出院有欢送声。
17岁就开始从事护理工作的北京佑安医院原护理部主任陈东,曾经参加过我国首例艾滋病人的护理。陈东说,我虽然退休了,但也要像黎秀芳那样,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作贡献。
被边防官兵称为“昆仑女神”的兰州军区第十八医院三十里营房医疗站护士长姜云燕说,黎秀芳是我的导师。当年军校毕业后,我选择回到雪域高原,没有动摇扎根喀喇昆仑的决心。这其中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受到了黎秀芳的影响。
黎秀芳生前所在的兰州军区总医院政委黄富强说,黎秀芳把一生献给了大西北,献给了她所崇尚的护理事业。我们学习黎秀芳,就是要让“部队官兵谋打赢,我为官兵保健康”的服务理念深深扎根,成为广大医护人员的自觉行动。
什么是三查七对
1、三查七对是临床和护理上的一个名词,三查指的是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指的是查对床号、查对姓名、查对药名、查对剂量、查对时间、查对浓度、查对用法。
2、三查七对就是要提醒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认真核对。该词是50年代由黎秀芳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出的制度和程序,在全国推广沿用至今,一直是护理工作的主要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保证了护理质量。
什么是护理上的三查七对?
三查指的是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指的是查对床号、查对姓名、查对药名、查对剂量、查对时间、查对浓度、查对用法。
相关介绍:
三查七对该词是50年代由黎秀芳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出的制度和程序,在全国推广沿用至今,一直是护理工作的主要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保证了护理质量。
扩展资料
除了”三查七对“,1954年,黎秀芳与同事们一起总结,提出“三级护理”,并加强发药治疗的“两查五对”,提倡北京协和医院的“三查七对”以及书写护理文书时的“对抄勾对”等护理技术操作制度。
“三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将护理分成三个等级:一级护理是针对危重患者,二级护理是针对重患者,三级护理是针对轻患者;每级护理都规定了详细的护理内容细则。
“对抄勾对”是医嘱对病历牌及执行牌,将医嘱转抄在执行牌和治疗记录单上,抄完每项医嘱,随即在医嘱本上用红、蓝色笔打勾,操作完后再将每项医嘱核对一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查七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黎秀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黎秀芳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