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佳(如何评价金宇澄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繁花》?)

好评回复 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在头条问答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王安忆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王安忆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如何评价金宇澄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繁花》?
  2. 你如何看待当今的文坛现状?

如何评价金宇澄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繁花》?

王安忆佳(如何评价金宇澄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繁花》?)

我比较喜欢小说的叙事方式,虽然有些地域特色的方言使部分读者难以接受,但我还是连续读了两遍,作品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方式是独特的,对文革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叙事虽然局限于都市,其实应该也有普遍意义。每个人的阅读取向不尽相同,有读者不喜欢可以理解。

《繁花》值得一读。书中描写了沪生(军人后代)阿宝(资本家遗少)小毛(流氓无产者)及围绕他们的各色人等发生的事情。文字蛮好,口角生香。最让我放不下的是:阿婆和蓓蒂到底去了哪里?

另外,有两点小感觉,一是金大师似心存歧视。书第四章,将天堂苏州描写的一无是处,至于江北、金陵更是不堪。书开卷语:上帝不响,像一切全由我定...那种莫名的优越感令人讨厌。二是金书变金书。看了《繁花》后,又买了他的几本书,没想到一百多元换来薄薄的几小本,像豆腐块,其中一本只有几十页。质量还差的不得了,各方面质量。

可以读读格非的江南三部曲

我向几个朋友推荐过金宇澄的小说《繁花》(2012年刊载于文学双月刊《收获》),但好像并未获得认同。原因可能是小说用上海话对白的方式让人感到别扭,粗看是这样,但细看后则并非如此。作者也是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的,所以他在着意突出小说地域特色的同时,也对上海方言进行了改造和处理,以能让操普通话的读者群读懂为限。决不是像韩庆邦的《海上花列传》那样,读来让“阿拉”非上海的人一头雾水。

        单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说,《繁花》在文学领域的地位和分量可能比不上以往的《白鹿原》,但与王跃文的《国画》《梅茨故事》《朝夕之间》、闫真的《沧浪之水》《因为女人》等同份量作品相比,尤其在描摹人情世态方面并不逊色,尽管它们的题材相去甚远。至于从张贤亮、池莉等著名作家一直到今日的后起之秀,有的只是我个人的偏爱,并不适合拿到这里例举。

        随着文学的衰落和边缘化以及艺术的日益功利化,高水平的文学作品,尤其长篇小说越来越如凤毛麟角。另外,快节奏的生活和生活的娱乐化,也让许多人很难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品味一部长篇小说,有这时间也多被电视剧占据。当然,这不是说电视剧不好,恰恰相反,有些电视剧也是非常出色、厉害的!比如大家公认的《潜伏》《悬崖》《历史的天空》......《大宅门》,包括这二年各电视台反复重播的《父母爱情》,等等。正是上面说的原因加上这种凌厉的攻势,使文学更加有些衰微。

        但我要说的是:尽管如此,有些文学素养的人,还是要挤些时间静下心来读一点文学作品,尤其是有一定内涵的长篇小说,比如像《繁花》,因为观赏并不能完全涵盖阅读。

《繁花》这样的作品,实际上是对新文学的反动。它的语言格调,我们可以用一句“羊屎蛋”来形容,就是每一个词组,都是如一粒羊屎蛋般地那样颗粒分明。有人说,小说看不懂,是因为它用了沪语,其实,小说里的沪语已经作过了改写,不见得有多难懂,恰恰是作者的“羊屎蛋”式的硬梆梆、干崩崩的叙事语言,才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实汉语从新文化运动以来的进化历程,就是给颗粒分明的汉语词组垫加了许多“虚词”、“润饰词”,最标志性的特点是大量从句的产生,才使旧中国文学步入到新文学的新领域。我们在中学里学习古诗词及文言,将其疏通到可以晓白通顺的程度,就是在古代汉语的言词之间,加入修饰与关系词。现在《繁花》在语言中恰恰重新剔除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成就“润饰词”,才导致它的语言艰涩难懂。

王春林教授有一番话,可以先放在这:

“依我愚见,说到上海叙事,自有白话小说盛行以来,一直到金宇澄的《繁花》横空出世,大约有四位作家是绝对绕不过去的。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他们分别是韩邦庆、张爱玲、王安忆以及金宇澄。”

这个评价是颇高的,但不是偏颇,相信文学史给予明证。

王安忆说,或许我们写的都不是上海,《繁花》才是。

不仅如此,它的语言也在试图消解正常叙事,与人物方言搭起桥来,风格浑然。

第一、中国当代文学被北方叙事语言控制太久,《繁花》的出世是南方语系文学创作的一声惊雷。

你如何看待当今的文坛现状?

我个人认为:当前文坛,较过去比较,有突破,思想解放,数量多、样式多。但有不足,精品少,方向偏。

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坛上突破左倾束缚,出现伤痕文学、暴露文学,大量翻译引进外国文化,包括创作方法。国内外文化交流扩大。解放传统文化中一些过去被禁的作家作品。出版发行向市场化推进。加之网络文化的发展,文化机构的改革,出现作者作家多,作品多,作品内容、思想、创作观、艺朮手法等等多样化,这是无可否认的。

但繁荣之中,精品作品有,但不多,特别是被大多数人民群众认可的作家作品不多。这有客观原因。比如出版发行要与作者个人利益和出版单位效益挂钩。有些作品平平,但能垫资能包销一定数量就能出版。有为吸引读者,迎合一些读者。片面抹黑夸大,神奇古怪,荒淫荒诞,尿啊性啊也成文学。

这类作品偏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引起社会争议和不满。

中国文坛该整顿了!

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大家一起讨论。

第一:文坛的导向出了问题,很多文学作品故意夸大中华民族的劣根性,缩小民族的优良品德,甚至出现一些非主流的有问题作品,比如贾浅浅的尿尿诗,薄小凉的奸爹诗,还有于坚、余秀华的性爱诗等等。

第二,大刊(省级以上)办刊方针有问题。脑瘫作者的作品大肆推广,一些无病呻吟的作品,看不懂读不懂想不明白,甚至有政治问题的文字,反而能发表。基层作者的正能量的作品,几乎没有发表的可能。

第三,会员加入机制有问题。几十年笔耕不缀、传播正能量的作家很难加入中国作协。这说明评审机制,入会制度出了问题。一些没有品德、没有真才实学的评委,总能充斥其中,因此让很多作家伤心而不再申请入会。

第四,文坛管理机构的斗争精神出了问题。面对很多有问题的作品有问题的作家,不敢讲真话,不敢发声,没有一个正确的导向,比如方方事件。

这题目是对当今"文坛"的试问,也可这么讲,是"当今文坛"的大事。

其实这题目是由当今文坛的大家来回答的,在这里出此题,都是"初中文凭"的回答者,当属"门外文谈"。既然来之则安之,我也凑几句热闹。

曾有位著名作家说":为什么中国作家没在诺贝尔奖上得文学奖?",这里面有深层原因,此不赘述。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以金钱衡量人的能力,写作一生也未必能挣钱,作家路遥是典型案例。

但确也有笔耕不辍者获文学最高奖"诺奖",虽不敢"莫言”,但也时遭奚落,这表明当今文坛的"谬种"依然横行!

要扫荡这些"谬种“的存在,有良知的作家在写作的同時向这些"文坛”的败类加以"奚落"!

说起文坛,好陌生的词,以前不知道什么人在一起算文坛,现在不知道还没有文坛。

杂志基本上都是苟延残喘了,文学期刊,单凭读者买单求生存,我不确定他们能否活下去,大部分作家,如果单靠写作,不知道能不能养家糊口。

以前可以的,现在不确定。现在还有人读文学作品吗,可能作家们还在读,你读我的,我读你的,我评价评价你,你批判批判我,这样显得热闹,好像还有很多人再读。文坛越来越像个戏迷角,很多又是演员又是观众,只是那个角越来越小,小到像一个符号那样存在。

有时候,攻击作家成了社会上自媒体人致富钥匙,我说的是攻击,不是评价,评价是对作品,攻击是对人,我就不喜欢莫言的作品,我觉得他写的不好看,但这和他的人无关,这是我个人的评价。作家一不小心,可能会从天而降一顶帽子,扣帽子的人,可能连作家的作品都没有怎么读。

余秀华是中国近些年来最好的诗人,文坛的一点亮色,使我偶尔感觉到,嗯,还有文坛,如果能够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想贾平凹,想到余华,和苏童,毕飞宇,王安忆……想到他们还在,那我再去看看这个时代,曾经他们在的地方,就是文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王安忆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王安忆佳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