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儿有关于海洋气象的网站或软件?,海洋气象服务系统有什么推荐?

好评语句 12 0
现在有专业的海洋气象软件 海上通,可以满足你上面的所有诉求哦,分海域的,不仅有文字还有图片。

大家好,今天小编在百度知道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全球气象海洋信息共享平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全球气象海洋信息共享平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哪儿有关于海洋气象的网站或软件?,海洋气象服务系统有什么推荐?

文章目录:

  1. 哪儿有关于海洋气象的网站或软件?
  2. 海洋气象服务系统有什么推荐?
  3. 海洋天气预报怎么查
  4. 海洋信息共享与集成的研究现状

一、哪儿有关于海洋气象的网站或软件?

这个网址是香港天文气象台的,里面的数据得到美国和日本气象卫星信息支持的。中国握吵全区域的海况、气象信兄激息都能羡皮袜看到。

这个是中国中央气象台,资料很全

现在有专业的海洋气象软件 海上通,可以满足你上面裂昌李的所有诉求哦,分海域的,不仅有文字还有图片迅没,肆迟显示更清楚

二、海洋气象服务系统有什么推荐?

梦图智慧气简猛象服务平台(简称本平台)是梦图地理面向气象岁伏、针对专业气象服务着力打造的核心软件产品。

本平台面向各级海洋管理部门、下属机构、运营主体、科研单位及个人等服务群体,提供全系列、专业化的电力气象服务解决方案,包括港口气象预拦雀桥报服务、航线气象预报服务、海滨浴场气象预报、海滨浴场游泳适宜性分析、潮汐分析预报、海洋气候分析服务、海洋的应急气象分析服务海洋气象专题分析、监控告警信息、台风监测与影响分析、气象历史统计数据、气象预警分析、精细化气象预报数据、气象实况要素数据等数十项服务产品。

三、海洋天气预报怎么查

网页上搜索“海洋天气预报”即可。
如果只是查某一地方的海洋天气,可以直接铅茄燃在网上找,打开随便一个浏览器搜索即可,如“海南海洋天气预报”等,如果是全国大范围的话,就比较难找了。
各大气象台通过电视台或广播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海洋温度、风浪情况的预报。海洋气候为航海、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港口建设以及气候预测提供一定的数据依据和服务。海洋气象是向海上或岸上的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海洋气象信息和有关的地球物理情报信息,保障海上运输纳芹和生产安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海洋气候是指海洋天气的多年平均物理状态及其时空统计变化特征。它既反映平均状况,也反映槐虚极端情况

查询海洋天气预报的方法如下:

1. 访问中国海洋局网站(),在首页的“服务”菜单下点击“海洋预报”,然后输入你想要查询的城市或海区,即可查看当地的海洋天气预报。

2. 访问中国气象局网站(),配郑戚在首页的“服务”菜单下点击“海洋天气预报”,然后输入你想要查询的城市或海区,培陵即可查看当地的海洋天气预报。

3. 下载安装一些专门的海洋气象APP,如“海上通”、“中国海洋气象”等,这些APP也可以提供海洋天气预报查询服务。

4. 拨打当地的114查询,或者直接在中央气象官网查看海洋天气预报。

5. 在一些智能手机的天气APP中,输丛亮入你想要查询的城市或海区,也可以查看当地的海洋天气预报。

需要注意的是,海洋天气预报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压、风速、海浪、温度等,因此预报结果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航海计划、作业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四、海洋信息共享与集成的研究现状

目前在海洋领域,国内外专门从事海洋信息共享与集成的研究并不多,海洋信息的共享与集成主要表现在海洋GIS研究和海洋数据共享平台研发这两个方面(李海涛,2007)。本书主要从海洋信息共享平台方面对当前的一些进展进行追踪,在其他方面,卢明生(2005)较系统地对我国海洋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在海洋数据共享建设方面,国外有较大发展,产生了许多数据共享平台,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如: 美国国家海洋数据中心(NODC)、日本国家海洋数据中心(JODC)、英国的国家海洋数据中心(BODC)等。1960 年正式成立的国际海洋资料交换委员会,促进了国际间海洋资料交换工作的开展,并进行了编码资料格式的标准化工作,为各国国家海洋中心资料共享起到了重要作用(田友强,2005)。全球数据中心(WDC)网络把海洋信息网列为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大量海洋、海岸带的数据(王英梅等,1999)。美国的WDC-A 海洋学中心已建立了国家级的海洋资料数据库群和世界海洋资料数据库 WOD94、WOD98、WOD01、WOD05,依托互联网技术集成了多个分布式海洋资料数据库,提供包括元数据信息查询、数据查询和资料产品查询的共享服务(李海涛,2007)。由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委员会(NOA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负责的站点(http://www.nodc.noaa.gov/)提供了大量的美国和全球有关海洋研究的数据,并完成本国观测区域与世界其他区域数据的合并和拼接工作,这些数据处于实时更新中。美国的MMI(Marine Metadata Interoperation)研究项目主要目的是实现海洋领域数据共享,它提供一个开放的资源共享平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将与海洋相关的信息资源注册到MMI 中,而 MMI 将利用自己的平台为用户注册的资源做广泛的宣传,以便其他组织可以发现和利用这些资源。同时,MMI 还是一个海洋信息协作平台,注册用户可以向 MMI 提出申请,MMI 将会为其创建一个用户组或资源共享空间,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共享空间实现与其他用户的交流。美国航空航天局下的 JPL 实验室物理海洋学数据现有档案分发中心(PO.DAAC/JPL)的网站是提供卫星遥感信息和资料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其网站地址是:http://podaac.jpl.nasa.gov/。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GSFC)的网站地址是http://www.gsfc.nasa.gov/,该中心设置了水色遥感信息和数据资料的网页。美国宇航局航空观测海洋学实验室(AOL)、美国国防气象卫星(DMSP)、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等也都提供了海洋方面的遥感信息服务。某些大学和组织机构也建立网站,提供了遥感信息、数据、研究成果和与其他网站的链接。例如,关于 TOPEX/Poseidon 的海洋学研究,可看 http://www.csr.utexas.edu/eqpac/与 http://www.csr.utexas.edu/sst/gsda-ta.html 关 于 SeaWiFS 的 海 洋 学研究, 可 看 http://www.ae.utexas.edu/courses/ase389/midterm/courtney/seawifs.html/(海洋遥感信息和数据相关网站,2005)。由俄联邦水文气象与环境监测局负责的站点,拥有 1890 ~1994 年间的 64 个国家测量的水深和海面数据,其中包括 1090000 个海洋测站的测量数据(王英梅等,1999)。英国建立了十分完善的水域海洋数据库,该数据库的时空覆盖率和数据质量精度极高,并被应用于涉及海洋运输与通信、海洋资源、海洋能源与矿产方面的海洋信息系统建设(赵清伟,2009)。德国、瑞典、日本、泰国、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家也分别建立了各自的专题数据库和共享平台系统(赵清伟,2009)。在海洋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空间数据基础设施(SDI)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很快,一些发展中国家如马来西亚、伊朗等国也都在积极推进。近五年来 SDI 的活动领域已经扩展到了地区和全球范畴。“海洋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是 SDI 的重要内容,目前开展的国家、区域乃至全球 SDI 建设都十分注重海洋空间信息问题(夏登文,2006)。1998 年,美国在 SDI 方面开展的 16 个框架示范项目中就有多个项目涉及海洋水文数据库、海洋管理、海洋多源数据融合等内容(夏登文,2006)。

我国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根据多年积累的海洋数据资料,建立了中国海洋信息基础网,对大量的海洋数据进行管理和分发,拥有国内外海洋调查数据和国内海洋站资料、海浪资料、海洋化学数据,海洋地质、海冰、海洋生物资料,海洋污染情况调查数据等(王红梅等,1999)。WDC-D 海洋学中心是继美国 WDC-A、俄罗斯 WDC-B 海洋学中心之后的第三个世界资料中心、海洋学中心,拥有其长期稳定的国内海洋基础资料来源(王红梅等,1999)。2001 年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老教授协会海洋分会国际海洋信息共享委员会和天津市科技协会国际海洋信息研究中心联合开发了 “中国近海及毗邻洋区国际海洋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建立和逐步推广应用,为海洋信息处理和错情分析、诊断技术的发展,中国近海资料处理标准的建立,以及海洋科学研究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005 年,国家 “十一五”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大专项 “青岛市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一期建设完成,初步实现了数据管理、目录服务、数据服务、功能服务等共享服务功能,可基本满足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需求(李海涛,2007)。2009 年6 月12 日上午,由国家海洋局举办的第二届中国 “数字海洋”论坛在天津开幕,期间,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启动了 “iOcean 中国数字海洋公众版”信息服务系统,这标志着我国首个采用集成创新技术研发的以海洋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众服务系统正式投入应用。iOcean 作为宣传海洋文化的窗口、传播海洋知识的阵地和提供信息服务的门户,是我国 “数字海洋”从起步建设迈向应用服务的一个重要标志。“Ocean 中国数字海洋公众版”采用了目前国际先进的三维地球球体表达技术,通过其中包含的海洋调查与观测、数字海底、海洋预报、海上军事等子系统,实现了海底、水体、海面、海岛等多种海洋自然要素和海洋现象的直观表达,为公众展现了一个有生命力的虚拟海洋世界。同时,“iOcean 中国数字海洋公众版”是我国自 2006 年正式实施 908 专项 03 项目——— “中国近海 ‘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以来取得的第一个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应用成果,对于普及海洋知识、宣传海洋文化、提高公众海洋意识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在学术方面,2005 年作为国内首次针对海洋数据集成的专著 《海岸带及近海科学数据集成与共享研究》问世(杜云艳等,2005)。该书旨在围绕海岸带及近海多源数据的集成与共享,从底层数据实体的设计、建设,数据技术系统的研发,多源、多格式数据的集成与发布等多方面探讨数据集成的难点和欲解决的新思路及关键技术。近年涌现出一大批关于海洋数据(信息)共享集成的研究论文(石绥祥等,2001; 李安虎,2004;李彦,2004; 李红喜等,2004; 李红喜等,2004; 林宁等,2004; 陈继香,2004; 郭忠文等,2005; 李海涛,2007; 杨鹏,2007; 何亚文,2008; 李杰,2008; 冯文娟,2008; 刘文亮,2008; 杨峰,2008; 王显玲,2009),为海洋信息服的共享集成研究做了很好的前沿探索和铺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全球气象海洋信息共享平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全球气象海洋信息共享平台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