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人一起读四本书的内容有哪些?(《和大人一起读》中有哪些故事)

好评回复 15 0
《和大人一起读》四本书的内容介绍如下:1、树上落黄莺。2、纯水(节选)。3、狗熊请客。4、小猫咪穿鞋子。5、春天到了。6、小田鼠弗雷德里克。7、兰花草。8、凿壁借光。9、闻鸡起舞。10、画龙点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和大人一起读电子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和大人一起读电子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和大人一起读四本书的内容有哪些?(《和大人一起读》中有哪些故事)

文章目录:

一、和大人一起读四本书的内容有哪些?

《和大人一起读》四本书的内容介绍如下:

1、树上落黄莺。

2、纯水(节选)。

3、狗熊请客。

4、小猫咪穿鞋子。

5、春天到了。

6、小田鼠弗雷德里克。

7、兰花草。

8、凿壁借光。

9、闻鸡起舞。

10、画龙点睛。

11、惊弓之鸟。

12、望梅止渴。

13、磨刀不误砍柴工。

《和大人一起读》特点介绍如下:

曹文轩、陈先云主编的《和大人一起读(1上共4册)》作为国家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一至六年级的组成部分,供师生在语文课堂上阅读交流使用。丛书精心遴选古今中外名家名篇,涵盖了不同体裁、不同主题的经典文学作品。

与语文课堂教学同步,遵循阅读规律,兼顾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性,以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需求。

全面实现课外阅读课程化,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学会阅读,提高自主阅读、独立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解决读什么书、怎么读好书、为什么读书等长期困扰广大师生、家长的难题。

二、《和大人一起读》中有哪些故事

《和大人一起读》一共分四个篇章,每个篇章的主题各不相同,收录了童诗、童谣、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世界经典童话等多种体裁的作品。每个主题挑选文章长短适合、内容轻松愉悦的文章,大字注音,精美插图,配以特别为本书研制的思维导图,让孩子和家长在阅读时产生互动,让一年级的孩子能逐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和大人一起读》主题介绍

主题是温暖故事,小读者可以跟大人一起阅读关于温暖亲情、友情的诗歌和童话,感受自己身边的爱和友谊。是探索大自然,儿歌和故事讲述的都是动物、植物等跟自然界相关的科学小知识。

是智慧故事,通过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名人小故事等形式,让小朋友们从小故事中学到大道理。是我会自己读,小朋友们可以尝试自己读读这些经典童话和民间故事。

三、和大人一起读操作方法

具体操作中有几种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

(一)在朗读中──引导孩子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韵味

对于教孩子阅读来说,最简单、最古老的方法,就是朗读。教室适用,家里适用,甚至外出旅行时也适用。朗读,既简单又有效,只要大人用心,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就可以得心应手地去做。

本教材中的八篇”和大人一起读”的文章,朗读方式,可以有所不同。

第一篇《小兔子乖乖》,是一首儿歌,第一节和第三节一字不差,第二节和第四节,除了个别字有变化,句式完全相同。这样反复的构段方式,利于孩子迁移朗读。因为孩子们还没有学过拼音,所以,可以由教师按节奏念出,请孩子倾听、跟读等,也可以用对答的形式读。

第二篇《剪窗花》,也是一首儿歌,节奏感非常强,教学中要体验儿歌的节奏感和音韵感。此时,孩子们刚学了声母和单韵母,若出现音节由声母或单韵母构成的汉字,可鼓励孩子自己拼一拼,读一读,也可师生一起拍手读、加上动作读等。

从第三篇《小鸟念书》开始,孩子已经学完了所有的拼音,已能自主拼读。可鼓励孩子借助拼音自己先读一读,有困难的地方,教师给予帮助。也可以师生、同桌比一比,读一读。读的形式和方法可以多样化,只要是孩子觉得好玩、有趣,愿意参与阅读的,都是值得赞赏的。

在孩子们还没有能力完全自主阅读前,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学习阅读,这是大人的职责所在。

大人为孩子朗读的过程中,孩子会随着大人的声音,自由自在地进入文字描述的世界里,感受文字带来的美好。等孩子渐渐学会认字之后,就能慢慢学着自己阅读。一开始,他们或许只会跟读几个他们所熟悉的字,慢慢地,识字量越来越大后,他们就能自己独立阅读了。

(二)在对话中──引导孩子进入想象世界

文字是有魔力的,能够带领读者进入一个个充满想象的世界。一个善于阅读的人,在文字的牵引下,很容易进入语言描绘的世界里。而初学阅读的孩子,尚未找到路径,需要大人的引导。大人在和孩子一起读的过程中,通过对话,引导他们进入文字的魔力世界。

1. 基于语言形式的对话

如《谁会飞》,就可在语言形式的基础上,展开多层次的对话。第一层次,文本对答。教师读问句,孩子读答句。孩子接答时,脑海里自然会有鸟飞、马跑、鱼游的画面。第二层次,想象对答。教师问“谁会爬?”孩子会答“虫会爬。”“虫儿怎样爬?”此问题一出,孩子想象的大门就徐徐打开了,虫儿在小脑海里以各种样态爬动起来:“扭扭身子爬呀爬”“一拱一拱往前爬”“弓着身子慢慢爬”等等,于是鲜活的话语,源源不断地从孩子口中“淌”出来。对本栏目中的童谣、儿歌,都不需要进行过多解释,只要教师按着节奏,基于语言形式,和孩子展开对话,自然而然地,就会把他们带入想象的世界。

2. 基于语言内容的对话

把文字读成画面,孩子才能真正领会到阅读的乐趣。如《猴子捞月亮》,捞月亮的过程,就非常富有画面感。教师和孩子一起读完一遍以后,可以重读这个重点段落,并和孩子展开对话,帮助孩子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对话可以围绕“猴子们是怎么捞月亮的”这个主问题展开,重点帮助孩子厘清人物的出场顺序──老猴子、大猴子、另一只猴子……小猴子,借助“倒挂”“拉住”两个不断反复的词语,帮助孩子形成“猴绳”在不断延长的画面。

(三)在演练中──体验用身体阅读的快乐

阅读不仅是口舌耳目的工作,而且是一项能够调动全身器官参与的智力活动。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阅读常常伴随着手舞足蹈的肢体语言。所以有人说,低年级的孩子是在用身体阅读。他们的阅读,不是理性的、逻辑的,而是感性的、活泼的。开展”和大人一起读”时,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孩子的这种阅读特性,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孩子参与阅读,并用身体来表达他们对阅读的理解、感受。

1. 做一做

学习儿歌《谁会飞》时,教师可以让孩子们一边读一边做小动物的动作:鸟儿扇翅飞翔去又回,马儿奔跑仰天叫,鱼儿摆尾摇头水中游。整篇读完《小兔子乖乖》后,可以引导孩子们再一边读,一边做动作。

2. 唱一唱

对《谁会飞》《小兔子乖乖》等儿童歌曲,读一读,唱一唱,更显趣味。

3. 仿一仿

《小鸟念书》一文中,有汉语谐音带来的妙趣。“风老师”念“稀稀沙沙”,“鸟学生”念“叽叽喳喳”,在模仿中,让学生初步感受汉语谐音的趣味。

4. 演一演

学习《拔萝卜》,就可以让孩子们演一演。教材中呈现的是不完整的文本,文本故事到“小狗喊小猫来帮忙”,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没有接着往下写了。但插图把故事续编了下去:小猫来帮忙,还是拔不动:小老鼠来了,还是拔不动……“后来怎么样了?”通过这个问题,让孩子接着把故事编下去,演出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和大人一起读电子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和大人一起读电子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